图书出版
《中国都城保卫战》

     
       闰江文化策划的图书《中国都城保卫战》,作者纪红建,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在当当、京东、天猫、拼多多和各地新华书店、各大书店均有销售,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前往购买。

作者简介
纪红建,湖南望城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著有《乡村国是》《大战“疫”》《哑巴红军》等长篇报告文学20余部,在《人民文学》《中国作家》《当代》等刊物发表长中短篇报告文学200余万字。曾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中宣部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特别奖、第二届“中华文学基金会茅盾文学新人奖”等,系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曾在部队服役并从事军史创作,先后编著过《中国御林军》《中国都城保卫战》《明朝抗倭二百年》等。

内容简介
《中国都城保卫战》系统描述了中国自原始部落时代至北洋时期的政权更替、统治者对都城防御体系的修建、禁卫军的建设以及围绕保卫都城发生的战争,同时,配有十余幅都城平面示意图、局部战争示意图等图片。全书紧扣史实,图文结合,可帮助读者全方位了解中国都城防御体系由不完善到逐渐完善的发展历程和以禁卫军为主体进行的都城保卫战。






试读

说到都城,绝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它的辉煌与神圣,而忽视了渗透在那片土地上的争夺者的鲜血。其实,对于都城,辉煌、神圣与尸体、鲜血同在。
中国历史上统一政权或地方政权的首都,又称都、都城、国都、京城、皇城。都城既是某一王朝的政治中心,也往往是其经济和文化中心,它的设置应该比较稳定和极具代表性。因而探讨国家历史,往往是从都城开始的。中国古代都城的历史便是整个中国历史的缩影。从历史文献记载,中国古代自夏代以来有217座都城。在这些都城中,西安、北京、洛阳等古都又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成为中国历史的焦点。
都城城堡是中国古代都邑周围构筑的有门的防御性墙垣,是永备筑城的基本形式,是战略要地防御的重要依托。由于军事防御的需要,城堡多建在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地方,或负山面水,或夹河而建,讲究山川形胜。同时,又必须兼顾经济和交通。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当然,都城的选定也会对整个国家政治、军事、经济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中国历史上,许多政权在自身发展中经历了都城位置的逐步转移,并呈现出先以东西向迁移为主,后以南北向交替的位置变换。都城东渐是古都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特点。这一特点是由古代政治、经济、军事及民族等因素的矛盾运动引起的,同时也深含着地理的、历史的诱因。同时,中国都城的发展也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不完善到逐渐完善的。
早在氏族制度的兴盛时期,原始村落的周围往往有壕沟环绕,这便是早期的军事防御设施。夏朝是中国早期国家形成的标志,也是中国都城出现的开端。传说中的夏都大部分分布在豫西颍河上游、伊洛盆地,豫北和晋南汾河下游、涑水地区,迁移不定。商成汤在亳(今山东曹县东南)建都之前,商朝都城已有过8次迁移,而在建都城于亳后又经历了6次迁移。盘庚迁殷之后,在200多年里,商都没有再迁移,直至晚商帝乙移处离宫朝歌(今河南淇县)。西周的都城也经历了数次迁移,从黄土高原一步步移到渭河谷地,最终迁都于丰(今陕西西安西南)。周武王继位,以丰京地狭为由,迁都于沣河东岸的镐(今西安市斗门街道),只留宗庙在丰京,通称丰镐。东周列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带来农业、手工业生产的发展,商业的分离以及人口繁聚,从而促进城市的兴起。此时周王室势力日益衰微,诸侯争霸,列国纷纷筑城设防,营造都城,形成一批大大小小诸侯国君居处的列国都城。自秦始皇建立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直至12世纪初赵宋政权南渡的1300多年间,统一政权和统治中国北方较大地区的政权,都是以长安、洛阳、开封或安阳作为都城;建康(今南京)只在南北分治对立时期作为中国南方政权的都城;而十六国和五代十国割据政权的都城存在的相对时间均不长。这一时期国都的迁移,主要是在中原地区的长安、洛阳、开封、安阳间做东西轴向的摆动。公元12世纪,金兵南下,开封失守,赵宋政权仓皇南迁,后正式以临安府为南宋都城。同时,金海陵王从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南白城子)迁都原辽南京析津府所在地燕京(今北京),定名中都大兴府。从此时开始,有着数千年建城史,也一直是中国北方重镇的北京开始了它的国都历史,元、明、清、北洋时期,直到今日,它一直是全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在人类历史上,战争作为流血的政治是随着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而出现的。在氏族社会,存在着血亲复仇或争夺生存发展空间的流血冲突,这是原始的战争。而自从有帝王以来,便有了宫廷,有了守卫王宫及护卫君主的专职人员。于是,劳役、监禁、杀戮噩梦般地缠绕着人们,直接或间接围绕保卫都城的战争便产生了,而历朝历代的统治者要保住自己的统治地位,很大程度上都是以都城是否存在而作为标志的,都城失陷可能国亡,都城在而国在。为了保卫都城的安全,统治者倾全力部署精锐的御林军保卫都城。正因为如此,为争夺最高权力,历朝历代围绕都城展开的战争变得相当激烈,没有一次血的政变、朝代的更替不是与都城紧紧相连的。刀光剑影,往往是胜利者踏着失败者的尸体昂然登上至尊宝座,人民的命运被牢牢地捆绑在统治者争权夺利的战车上。鲜血汇成了洪流……

南宋皇城临安府防御与保卫战

北宋东京陷落之时,金兵曾大肆搜捕皇室宗亲,依据皇宫内侍邓述开具的诸王、皇孙、后妃名册,命令开封府尹徐秉哲“按图索骥”,把留居府邸和藏匿民间的赵氏宗亲一一捕获,前后俘虏3000余人。金军的目的是将赵氏皇族彻底根除。劫后余生的宗王,只有当时不在东京的康王赵构。于是,复兴赵宋王朝的重任就落到了他的肩上。赵构是宋徽宗赵佶的第九个儿子,宋钦宗赵桓的弟弟。靖康元年(1126年)十一月,在金兵尚未到达东京之前,他奉宋钦宗诏与资政殿学士王云前往金营求和而躲过一劫。靖康二年(1127年)五月,赵构在南京应天府即位,仍沿用大宋国号,史称南宋,年号建炎,是为宋高宗。由于金军的追击,两年后宋高宗逃到杭州,升杭州为临安府,绍兴八年(1138年)正式定都临安府,并加强了临安府城池防御与禁卫军建设。
一、南宋临安府城池防御体系
杭州历史悠久,隋开皇九年(589年),废掉钱唐郡置杭州。十一年,杭州州治移到江干柳浦西侧凤凰山麓,并建筑州城。这便是杭州城垣的发端。唐朝为避国号讳,改钱唐县为钱塘县,江干为杭州中心,从此步入隋唐三百年大郡时代。后梁龙德三年(923年)立吴越国,钱镠被封吴越国王,在州治故址筑王城(子城),建宫殿,为国治。
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升杭州为临安府。绍兴八年(1138年),南宋定都临安府,在吴越国皇城旧址基础上扩建大内(皇宫)、修筑皇城。在凤凰山东麓创筑内城(皇城),绍兴十八年(1148年)完成,周长9里,其南门叫丽正、北门叫和宁、东门叫东华。绍兴二十八(1158年)年,又增筑皇城西门(即西华门)及东南之外城。外城共有城门13座,东面为东便门、候潮门、保安门、新门、崇新门、东青门、良山门,西面为钱湖门、清波门、丰豫门、钱塘门,南面为嘉会门,北面为余杭门。外城还有水门5 座:东有保安水门,南有南水门,北有北水门、天宗水门和余杭水门。东青门与良山门都是瓮城,即在大城门外,还有副城。旱门都建有楼阁,水门都是平屋。所有的城墙高3丈多,宽1丈多。
在防御体系上,主要是加强了城门和城墙的防护能力。旧式城门设计为一重,并在城门外修瓮城、筑敌楼,以防护敌军攻击城门。这对于防御冷兵器较为适用,但却经不起炮击。改革的方法是:城门为三重,以内外两道护门墙取代瓮城,保护城门;城高旧式门楼,改一层为双层,以利于上下同时攻击敌军;城门通道下设暗板,城墙上置炮石,上下配合,阻击破门之敌;改吊桥为实桥,并多设暗门、突门,便于突然多路出击,攻敌不意。
城墙的设计是:收缩防御薄弱、易受炮石攻击的四方城角,使敌军不能夹角施炮,而守城之军便于立炮向下射击;在城墙上建筑高大的鹊台,台上建护墙;拆除旧式马面墙上不能防炮的附楼,另筑高厚墙;改造旧式羊马墙,加筑鹊台和护墙;大墙和羊马墙上都设“品”字形射孔,形成大墙上和两侧羊马墙内三面拒敌;用大木和麻绳结成护墙网,使敌攻城炮石威力不能奏效;设置重城重壕,即于大城之内再修一道里城里壕,以替代一城一壕的传统格局,形成层层设防,增强防御能力,如果外城被突破,里城墙、壕也难以逾越。经过改造的临安府,提高了防御能力。
二、南宋临安府禁卫军
南宋临安府禁卫军基本延续北宋的编制与名号,仍由殿前司统领诸班直(二十四班)担任宫廷宿卫,三衙统领的禁卫诸军担负京师守卫及对外作战,而驻扎各地的军队不再径称为禁卫军,改称屯驻大军。
三、南宋临安府保卫战
临安卫军政变
自从南宋朝中排斥了“抗战派”之后,宋高宗把军政大权委付给黄潜善和汪伯彦,结果使渐有起色的政治和军事形势急转直下,接连遭到溃败。军事上的溃败带来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当时皇帝和高级文武官员从扬州向南奔逃,沿途城乡居民成为受害者。军事上的失利,也大大增加了军队与决策者之间的对立情绪,进而发展到部分军兵捉杀当政官员以泄积愤的事件。司农卿黄锷被军兵误认为是黄潜善而处死,少卿史徽、垂范浩、左谏议大夫李处遁、给事中黄哲等朝官,在南逃途中也被宋朝军兵杀死。
宋高宗感到事态严重,罢免了黄潜善、汪伯彦,试图平息军民怨愤,稳定政局。但是,由于宋高宗继续坚持妥协逃跑的指导思想,新任命的军政要员也是黄、汪之流。主政的宰相朱胜非,是一贯主张与金和议的“投降派”。主管军事的签书枢密院事兼御营司都统制王渊,原是黄潜善、汪伯彦的同伙,对于扬州溃逃负有重大责任。朱、王二人的倒行逆施,造成军队中对当权者不满情绪更加激昂,从少数官兵的不满,发展到“诸将不悦”的严重态势。于是一场更大规模的事变发生了。
建炎三年(1129年)三月初五,临安卫军将官苗傅、刘正彦利用所部官兵对当权者的愤慨,打着“为天下除害”的旗号,发动了军事政变。他们捕杀了王渊,处死康履等宦官,逼迫宋高宗退位,另立宋高宗三岁的儿子为帝,由孟太后垂帘听政,并宣布改年号为“明受”。
在政变当天,苗傅等组织者曾发布告天下民庶官吏军兵宣言,以昭示他们举兵的原因。应当说,政变宣言所说的都切中了时弊,但是苗傅、刘正彦诚有余、水平不足,缺乏主持国家军政的能力,致使政变后不能有效地控制局势。他们不吸收有政治头脑的文官合作,也就提不出振奋人心的政治主张;既不与临安城外的其他军队取得联系,又不争取临安居民的支持;一味困守孤城,因而失败不可避免。
在忠于宋高宗的文官吕颐浩及张浚等人的串连和鼓动之下,宋将韩世忠、刘光世、张俊等军,先后从淮南和江南等地发兵勤王,讨伐临安起事军队。
不久后,勤王军队攻入临安。
四月初一,宋高宗复位,任命吕颐浩为宰相,张浚任知枢密院事。起事军队遭到镇压,部分官兵被逮捕处死,苗傅、刘正彦率部众出走东南,被韩世忠追获斩首。
南宋新立后,所控制的地域相当可观,除江南之外,西北和中原大部分地区仍归其掌握之中。但由于宋高宗为首的南宋统治集团,排斥李纲的积极抗战方针,以退却逃跑为指导思想,造成军事部署方面问题重重:既没有防守黄河一线的决心,又没有统一指挥和部署。因此,在金军第一次进攻面前,黄河防线形同虚设,短短的3个月时间,西自秦州(今甘肃天水),东至青州一线的许多要点被金军攻占。所幸各地军民坚持抗金,才使金军东西联为一气、三路并进的计划未能全部实现,南宋统治者才得以暂时渡过危机。
金军攻占临安之战
宋建炎三年(1129年),宋高宗在平定苗傅兵变并复位后,于七月改杭州为临安府,准备在此建都。
九月,金太宗完颜晟发起燕、云、河朔之兵,分三路南下,以其侄儿完颜宗弼率主力为中路,直取浙江,追袭宋高宗,企图一举剪灭赵宋王朝。于是,宋廷在浙北等地匆促建立抗金防线。
十一月十八日,完颜宗弼率领10余万精兵,在马家渡(今安徽和县境)突破宋军长江防线,又击败陈淬、岳飞、刘纲等17名将领所率的3万宋军的阻击,迅速占领建康。而后经漂水、广德攻入浙江,于十二月初八攻陷安吉。
当时宋高宗已渡钱塘江到越州,听说西线战败,立即率领大臣们趋明州。金兵前军阿里部从安吉经武康,攻取独松关(余杭西北),于十二月十五日进逼临安城。宋军数千人埋伏在西郊丛林阻击,斩杀金兵前锋骑兵30余人,阿里进军受阻。当天,阿里等人都下马作战,与宋军殊死一战,宋军阵亡甚众,余部退入山间。阿里部队攻到城下,临安守臣康允之弃城逃走,钱塘县令朱哗率军民拒战。当晚,临安城被金军攻破,朱哗战死。与此同时,宋高宗从明州走定海(今镇海),又渡海到昌国(今定海),留浙东制置使张俊守明州。
十二月十六日,完颜宗弼进入临安,立即派遣阿里、蒲卢浑、巴哩巴等将领率精骑渡钱塘江追袭宋高宗。在钱塘江右岸,知越州兼两浙东路安抚使李邺派军迎击金兵,取得了三战三捷,阻滞金兵于萧山、富阳一线。金兵继续渡江,宋军终因寡不敌众而败回越州。
十二月二十四日,金将讹鲁、补木列部攻击越州,宋军周汪部打不过金军败出东郊,亲事官唐琦战死,城被攻破,李邺投降。阿里率骑兵追击宋军于东关(今上虞境内),再次将周汪部打败。随后,阿里渡曹娥江,向明州进逼。进到余姚,知县李颖率民兵数千人拒战,与把隘官陈彦等盛列旗帜于城头,金兵不知道城里的真实情况,迟疑不敢进攻,被阻一昼夜。
十二月二十六日,宋高宗从昌国渡海南逃。为掩护宋高宗君臣南逃,张俊和明州守臣刘洪道实行全城动员,环城30里清野,迁居民入城,严防死守。
 
定制出版,专业为你!
闰江文化提供从作者交稿初审到排版设计,装帧要求、三审三校、申请书号,质检印刷,宣传推广发行全流程,给作者带来省心省钱流程出版服务!

Time:2022-08-20 17:25:41  编辑:闰江文化
RETU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