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出版
《人工开物》


今天小编闰江给您推荐一本好书——《人工开物》
 
本书由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闰江文化出版精心策划制作而成
 
【作者简介】
谭南森,一名岚松,笔名无吾,湖南衡东人,1947年出生于江苏南京。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民俗学会会员、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会员等。
自幼酷爱民间艺术和民俗文化,执着追求钻研坚持不懈达六十余年,涉猎广泛,知识渊博,技艺精湛。艺术作品多次获得省、市及国家级奖项。艺术事迹被多家新闻媒体报道,并载入多部重要艺术辞典中,获得社会和艺界的高度评价和认可。
 
【内容简介】
《人工开物》这是一部中国民间乡土手工艺系列丛书,书中阐述了昔日广泛流行于民间的行业工匠总成所谓“三百六十行”中的多种代表和精粹的行业,内容精辟详实,意义连贯,诗联佳妙,图文并茂,它既是一部华夏乡土民俗风情志和民间手工业史,也是一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同时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与历史文献资料,具有一定的阅读和民俗研究及收藏价值。



 
【序】1

开卷满纸菜根香
 
 
谭南森先生,艺界之奇人怪才也。其出身异常坎坷,家境艰维,少年时无缘就学深造,竟能冲破逆境束缚,励志自学成才,钟爱民间艺术和传统文化,且数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饱览群书,精博诸艺,文学知识亦均有造诣,其根艺竹刻、奇石、烙画等艺术作品屡获大奖,作品遍及国内外,享誉艺林;其书画文学作品也多有获奖和发表,获得艺界名流和社会的高度赞勉和认可。至晚年为挖掘弘扬传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凭借自己的丰富知识和实践经验,大力搜集相关资料并四处实地采访,前后达十四年之久,写成我国民间传统手工艺经典巨著《人工开物》一书。书中对中华民族民间行、业、工、匠集大成“三百六十行”的代表和精粹行业“九工”“十八匠”系统完整地介绍出来,并将各种行业的宗师敬奉、历史渊源、社会影响、操作技术、使用工具等知识叙述详实精到,还附有操作程序、制作数据、诗歌楹联和精美配图,实属珍贵罕见!该书是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的挖掘抢救,是对社会和历史的一种卓越贡献,同时填补了我国民间手工业史上系列成套、带有文学美术性质和技术数据资料的空白。有识之士评其:此书一旦出版,将必流芳后世和历史。
一个年过古稀的民间老艺人能写出这样的民间艺术鸿篇巨著,是很多专业学者都难以做到的,实属难能可贵。书中将我国民间日渐稀少、濒临或已经灭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整理出来呈献给后人,无疑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人生能做到平生不虚度,且能留下有意义和价值的东西给后人和社会,这就是作者本人的人生意义和价值。
我既感叹谭南森先生对我国传统文化艺术执着追求的精神和毅力,又深深敬佩其才华之卓越、知识之丰富、成绩之卓著,是以为序。
 
杨丽丽: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会长。


【序】2

操千曲而后晓声
 
自从有了人类社会,便少不了工匠,因为人之衣食住行,都需要工匠。我国最早的工匠,可以远溯至上古的有巢氏、燧人氏;韩非子《五蠹》就记述有巢氏与燧人氏的工匠事绩。及后,随着社会发展,“匠工”越来越众,分工越来越细,分布越来越广,他们为社会和广大人民服务,作出了默默无闻但又不可磨灭的贡献,到今天来随着社会的飞跃进展,很多昔日广泛流行于民间的老事物和行业工匠被淘汰、消逝,诚为令人惋叹!
谭南森先生深具人文情怀,终生孜孜以求,致力于民间工艺的创作与研究,披沙沥金,穷十数年之努力,写成几十万字的《人工开物》,认真读过他的著作,殊觉其书其人,有四个突出的特点。
一曰其人至奇。我知道谭南森先生绝非文化中人,其出身异常坎坷曲折,无缘求学,且历为家庭生活所累,而其却能励志自学,勤奋上进,且数十年持之不懈,以至才识卓越,精博诸艺,其所制作的多种工艺品能屡获大奖,声名享誉艺林,年逾古稀暮年又写出如此巨著,工程浩大艰辛,即真正之学者,亦非易事,其人其事,实令人深感奇异和钦佩。
二曰其志至坚。清人郑燮有《竹石》诗曰:“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南森先生矢志民间工艺的研究,其情弥笃,其志弥坚,不畏艰难,不避辛劳;数十年不懈从事民间艺术,又十数年搜集材料,走访艺人,安贫乐道,夜寐夙兴。其《人工开物》中对于“石匠”的描述与颂赞:“技高能揽粗细活;辛勤不畏寒暑天”,就是作者意志坚定、性格顽强的精神的真实写照。
三曰其力至勤。任何事业的成功,都不能离开勤奋,谭南森先生为了获得第一手资料,其足迹遍布附近几个县市的多处地方,近水遥山,荒野闹市,采访上千名民间艺人,获取了珍贵的第一手材料。重视原始的材料积累, 事必亲问躬行,所作凭依有据,这样的劳动才是最有价值的。所以,谭南森先生是辛苦的,但却又是幸福的。 
四曰其文至工。读《人工开物》,深感全书条分缕析 ,结构井然;若《尚书·盘庚上》所云:“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全书卷帙丰繁,每一工匠之正文对各种工匠进行了全面的介绍与说明,涉及历史渊源、历史文献、社会影响、轶闻典故、江湖讲究、操作技术、使用工具规格尺寸,每章最后还附有民谣歌调和对联以及传统知识精华,等等。这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可以说每一个章节的介绍就是一篇结构严谨科学周密的说明文,还有全套自绘的“工匠图”“工具图”和《传统百业诗画》,更是非常难得,弥足珍贵!
《人工开物》一书创新点很多,如果细读此书,会让人觉得这是一本真正有意义、有价值、有份量的传统文化艺术巨著。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其意思是说要掌握一种技艺,就要进行刻苦练习;读书只有破万卷,下笔才能有神。做任何事情,没有一定量的经验积累,就不会有质的飞跃提高。谭南森先生几十年如一日,怀着对民族文化的挚爱与虔敬,艰苦努力,“操千曲而观千剑”之后,才有《人工开物》的斐然成就。
诚如龙仕林先生所言:“这部著作作为我国民间流传久远且即将消亡的工匠树言立传,意义非同凡响。这不仅对社会、对历史都是一种贡献,对他自己的人生也是一种立德立功立言的壮举。”《人工开物》一书内容精博,意义连贯,图文并茂,诗联俱佳,发前人之所未发,具有很高的文学和文献价值,有学者评其:“此书一旦出版,将必然流芳后世,名垂千古”,所言诚为确也。 
期盼谭南森先生更大的成功!

---刘晓林

 
【试读】
裁缝工
裁缝工,是指专业从事裁剪、缝纫,进行服饰制作的技术工匠。清·顾张思《土风录·卷六》载:“成衣人曰裁缝……盖本为裁剪缝缀之事,后遂以名其人。”裁缝工匠,古代也叫“缝人”“针人”“针工”“针匠”“缝子”“成衣匠”“缝衣匠”,女裁缝称为“针女”“针线娘”。该行业所崇奉的宗师神为有巢氏、黄帝、嫘祖、秦母、薛夜来。
衣、食、住、行自古以来是人民日常生活中的四件大事,“衣”字排于四字之首,可以看出它的作用和社会影响是巨大深远的。
服饰与人类的历史源远流长,据目前的考古发现,在距今约三百万年至一万年之间的旧石器时代后期,在欧洲、非洲及东方的许多岩洞壁画中,男女形象的下身已都有遮挡物的痕迹。屈原的《九歌·山鬼》载:“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被石兰兮带杜衡。”描述了在农业和畜牧业尚未出现的旧石器时代,人类把狩猎所获的野兽皮毛和采集所得的树叶草葛披裹蔽体,形成最早的服装。考古学家在北京周口店猿人洞穴中曾发掘出约1.8万年前的骨针,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中也有管状骨针等物出土,可以推断,这些骨针是当时缝制原始衣服所使用的。
我们的祖先在和猿人揖别之后,逐渐懂得了遮身蔽体,最初是把兽皮、羽毛和树叶披在身上。《礼祀·礼运》载:“未有丝麻,衣其羽皮。”到了五帝时期,开始制作了衣服,《易经·系辞》载:“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乾坤之象不可颠倒,使人知尊卑,上下不可乱,则民志定,天下治矣。”《世本》载:“胡曹作衣”或说“伯余制衣裳”。人类艰难地跨进了文明时代的门槛,从而创造了最早的服饰文化。
古代服饰的起源,从不同的角度总结归纳为四种观点:
1.遮羞说。即人类对裸身感到羞耻而产生了服装。
2.装饰说。人类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生活水平的提高,想创造性地运用服装把自己装饰得更加美好,满足精神上美的享受。
3.身体保护说。为了适应气候环境(主要是御寒)或是为了保护身体不受伤害。
4.标志理论说。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由蒙昧时期逐渐向高级阶段发展,服饰作为一种区分氏族与氏族之间的标志而形成。
我国发现最早和衣服有关的记载是殷商时期青铜器上的铭文和甲骨文,其中象形文字中就有与衣物有关的桑、丝、帛、裘、衣、袍、袴、裳、裾、袖等字样。从历史文献中我们了解到远古时代的伏羲时便开始有了围裹方式的服装及服饰佩件,黄帝时期形成了冕服制度以别尊卑,尧舜时期产生了十二章服制,从此衣服的形象从形、色及装饰方面都趋于完善。
然而追求美是人的天性,衣冠服饰之于人,其作用不仅在于遮身蔽体,同时还具备美化的功能。中国古代的服饰,沉积了生活习俗、地方风情、审美情趣、色彩爱好和种种文化心态以及宗教观念于日常生活之中,是历代社会文明和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古代的服饰制度首重元服,也即首服。首服的品种很多,从周代至明代的各主要历史阶段归纳可分为冠、弁[biàn]、冕、巾、帻[zé] 五大类。
 

冠是指古代贵族所戴的首服,为硬质。冠的品类在历朝历代很多,但总的式样的共同点是由冠箍、展筒、术、山、缨五部分组成。弁是古代仅次于冕服的一种尊贵的首服。有爵弁、皮弁之分,爵弁是士的最高礼服,皮弁用白鹿皮制成,多用于狩猎战伐。冕是我国古代最具特色的首服之一。冠、弁冕都是和平时戴的,打仗时还要在冠上加冑[zhòu](也叫兜鍪[móu]、盔),古代男子不戴冠的有四种人:孩童、平民、罪犯、异族人。巾是裹头用的布帕,又称“头巾”“幅巾”。主要用于约发、护发、保暖。
古代衣服的基本形制从商周时代起是上衣下裳制。《说文解字》载:“上曰衣,下曰裳。”《诗经·邶风》载:“绿衣黄裳。”可见,衣在我国古代是指上身所穿着的服装,而下身所着的服装称裳。上衣下裳的形制几乎延续了中国服饰史的始终,所以至今民间尤常称服饰为“衣裳”。
古代上衣的主要特点是:交领、大襟、右祍、续祍、钩边、宽衣大袖。上衣的种类依形制主要分为:深衣、袍、裘、襦、两裆、裤褶、半臂、褙子等。依用途分为祭服、朝服、玄服、革服、赐服、燕服、野服、戎服、丧服、歌伎乐舞服等。因古代的上衣较长,所以下裳从款式上相对简单,其主要类别有裳、绔、裈[kūn]。古代服饰用品中的鞋类则为覆、屐、鞮[dī]以及袜类。佩饰类则主要为佩玉、佩刀、佩剑、还有其他诸如香袋(香囊)以及官服中的佩绶、鱼袋、玉带等。


 
裁缝工歌谣
乡土民俗歌谣
(一)
轩辕黄帝制衣衾,遮身蔽体增仪容。
人生穿戴是大事,工匠名称叫裁缝。
(二)
过去百工不移官,宗族延嗣相传承。
沉淀积累成经验,精工秘技得延伸。
(三)
裁缝事业受欢迎,本来干净又轻松。
学徒规矩三年满,工价自与百工同。
(四)
从业形式为两种,开店或做上门工。
若是店门悬竹竿,一经挂竿不雇人。
(五)
裁缝工具简而轻,一尺一剪常携身。
烙铁划粉针线包,几束纱线数口针。
 
(六)
服务男女与官民,剪裁布帛与绸绫。
真是人巧手也巧,式样别致又新颖。
无吾《传统乡土行业风情俚歌集》


 
Time:2021-05-21 11:06:39  编辑:闰江文化
RETU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