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下遗珍 北京旧城四合院建筑文物研究》缘起于自1995—2000年的一次针对凸字形老北京旧城区四合院建筑文物的抢救性征集普查行动。作者走访当时仍然存世的胡同、四合院,在与房主和住户达成一致的基础上,对文物进行抢救性的普查、征集和拍照。《日下遗珍 北京旧城四合院建筑文物研究》中的北京旧城区四合院建筑文物,主要涉及石质文物类、砖雕类、楹联门三大类,涵盖了能突显北京四合院建筑特色的部件。
《日下遗珍 北京旧城四合院建筑文物研究》中涉及到的胡同、四合院,大半现已不复存在,被收入《日下遗珍 北京旧城四合院建筑文物研究》的建筑文物,有的被博物馆收藏,有的藏于民间,当然也有大部分已经随着四合院的拆除而损毁。可以说《日下遗珍 北京旧城四合院建筑文物研究》是对老北京旧城区四合院建筑文物的一次全面的真实记录和研究。
没长在北京城,不知道北京有多少四合院儿;没仔细看过四合院儿,不知道上面有多少画儿。即使是土生土长的老北京,也别急着辩解。如今老北京的胡同和院子越来越少了,院子里那些讲究至极的建筑部件,更是零落异地或者干脆消失殆尽。门墩,门楼,石敢当;砖雕,象眼,楹联门;千万次从它们身边走过、跨过,却可能直到上面镌刻的内容模糊不清,也没弄明白它们的含义。这本《日下遗珍》就专门给您讲讲,北京四合院零部件上的这些图案字画。
1995-2001年间,作者靠着一架自行车,一台照相机,一腔执着热情和一副三寸不烂之舌,跑遍北京城,赶在北京旧城区大规模拆迁之前,挨家挨户说服户主允许拍摄四合院内的建筑文物部件。用作者现在的话说,“书中这些照片他看着并不欣慰,而是不忍再看,因为好多都是北京四合院的‘遗照’,实物再也没有了”。书中展现了180多幅北京四合院建筑文物的图片,包括石质文物(门墩,石敢当滚礅石),木质文物(楹联门和其他木质构建),泥瓦质文物(含大门砖雕、正房及厢房门廊廊下象眼砖雕、墀头砖雕等)。作者不仅用相片记录了这些建筑构建的面貌,还对上面寓意丰富的图案文字进行了归类、分析,梳理出一套北京四合院建筑文物装饰性图案的寓意系统。